为深入贯彻落实公司“紧抓安全生产,着力降本增效,加强服务意识,促进和谐发展”工作总基调,严格执行“两个标准”,持续深化“五个意识”,近日,公司运行部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及部署要求,组织开展了调压站调压器维保现场处置方案演练,演练取得显著成效。
此次演练模拟兴安1#调压站在日常巡检过程中,发现2#、7#调压器运行异常,经排查确认,系调压器内部滑动部件卡死,需立即启动调压器应急处置方案开展现场维保。演练中,作业人员需同步完成对2#、7#两路调压器的插盲板、氮气置换、气体化验、维修保养、氮气调压、置换、抽盲板、煤气置换等15个关键环节,对团队协作和实操能力是一次高强度的考验。
演练正式启动,首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。通过系统讲解,进一步明确各项操作规范细则,细化风险防控核心要点,为后续演练的有序推进筑牢安全基础。
燃气管道维修时,两端插盲板是关键的安全措施,以物理隔离和明确标识分隔检修区域与系统,规避阀门内漏、误操作等风险。操作前,需双人确认阀门状态,作业时,按流程缓慢有序进行。
氮气置换是燃气工程的关键安全操作,核心是用氮气排除管道内燃气等易燃易爆介质,隔绝可燃环境,保障设备检修、启用等环节安全。
气体化验是验证置换效果、保障管道作业安全的关键。通过科学检测,确认管道内气体成分及浓度是否达标,明确无可燃性、置换合格,为后续作业提供科学依据,从根本上杜绝因置换不彻底而引发爆炸、燃烧等事故。
维修组分两组同步进行作业,分工明确、职责清晰,小组间密切协作,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传递。维护保养以“预防为主”,通过对设备定期检查、修复和优化,实现设备安全保障、效率提升、成本降低、合规运行,是燃气系统稳定运行的“生命线”。
燃气设备维护后需要进行氮气调压,以惰性气体模拟实际运行状态,通过压力测试验证设备的密封性和安全性,校准压力控制性能,避免因部件更换或调整导致参数偏移。同时进行逐步调压,为后续燃气置换过渡,实现“无风险启动”。
燃气管道抽盲板前需要进行氮气置换,核心是“惰性化处理”。用氮气置换维修管道内空气,避免抽盲板时燃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,为后续煤气置换创造安全条件。
氮气置换合格后进行抽盲板,需严格遵循与插盲板一致的作业流程,严防作业风险。
煤气置换是用煤气替换管道、设备内的氮气,常用于燃气设备投用或检修后。操作时,需微开进口阀门,控制进气压力,防止气流高压冲击引发管道震动或气体剧烈混合。
煤气置换合格后,需要对燃气设备进行检漏,这是对维保质量与系统安全的双重验证。既能排查人为操作、部件缺陷导致的泄漏隐患,又通过合规检测落实安全责任,是避免事故、保障运行的关键。检漏环节不可简化省略,务必确保每台设备“零泄漏”投用。
整个演练过程,各参演人员严格遵循演练计划和维保流程,紧密配合、协同作战,各操作环节环环相扣、有序衔接,充分展现了规范的操作标准和严谨的流程控制。经过1小时30分钟的规范作业,两组调压器同步完成维保,经检验无漏气现象,作业合格,演练圆满落幕。
演练结束后进行了总结,通过查漏补缺、分析原因,明确改进方向,优化流程预案,使工作形成闭环。
此次演练,既是对公司双预防工作成果的深化巩固,也是对燃气设施隐患排查治理、设备安全性能提升以及安全供气能力强化的实战检验。通过演练,不仅对现有预案的可行性和团队的协作能力进行了验证,更精准排查出流程过程中潜在的一些细节短板,为进一步统一操作标准、提升风险研判能力、推动企业安全标准化提质夯实了坚实基础。同时,作业人员操作技能更趋熟练,维保效率显著提升,切实达成“保供增效”的目标,为上下游全链条的气源稳定输送筑牢了坚实可靠的保障防线。
演练的结束,是日常安全管理向纵深推进的新起点,是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提升的新开端,更是保障燃气供应稳定高效的新征程。演练后,针对演练中暴露的细节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。后续,公司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,持续优化作业流程,强化技能培训,推动演练成果切实转化为日常工作的硬核能力,为公司的安全生产与稳定供气注入持久动能。
供稿:冯钰珊
编校:霍亮生